目前,正值呼吸道傳染病高發的季節,容易引起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流腦等傳染病。市疾控專家表示,除了以上提及的這幾種冬春季較為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之外,市民還應警惕布病、流行性出血熱等春季高發的人畜共患傳染病,在生活等多個方面積極做好預防。
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防制科科長范凱介紹,根據每年的監測數據,1月份之后我市將進入流感高發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以空氣飛沫直接傳播為主,也可通過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間接傳播。患者有發熱、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癥狀。接種流感疫苗已被國際醫學界公認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變異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類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種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達到預防的效果。此外,他提醒市民應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在流感季節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冬末春初正值麻疹的高發期,一些幼兒、兒童甚至一些成年人也出現了麻疹癥狀。市疾控中心免疫規劃科科長王偉健介紹,雖然麻疹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以冬春交替為多。麻疹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傳染性極強的嚴重疾病,傳染性極強,具有高度傳染性的麻疹病毒可通過咳嗽、噴嚏、與病人密切接觸或直接接觸病人的鼻咽分泌物加以傳播。凡是沒有接種過麻疹疫苗,接觸后90%以上均會發病,1—5歲小兒發病率最高,但近年來由于麻疹疫苗的廣泛接種,發病年齡有后移趨勢。盡量減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屬接觸是預防麻疹的關鍵。
流行性出血熱是由漢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鼠類為主要傳染源,我市是省內流行性出血熱的高發區之一。提醒市民,有必要在鼠密度高的春季提前做好流行性出血熱的預防。人一旦被帶病毒的老鼠咬傷或者接觸被帶病毒的老鼠尿、糞便、污染的物品和食物時,通過呼吸道、消化道等容易感染上流行性出血熱。我市流行性出血熱感染人群主要以農民為主,主要與農民的生產活動、生活習慣、衛生環境等因素有關,接觸鼠類的機會大于其他人群。預防流行性出血熱的關鍵是滅鼠防鼠。市民應對我市每年春季的全市統一滅鼠行動引起重視。
“布病”是布魯氏菌病的簡稱,是一種急性傳染病,人畜共患。“布病”一年四季都可發病,北方高發期在春季,根據每年的監測數據顯示,我市人間布病發病人數在1至3月會較之前有所增加。任何年齡的人均可感染布病,而且與性別、年齡無關,主要取決于接觸傳染源和病原體的多少。我市布病患者有明顯的職業性,高發人群主要是牛羊養殖人員、屠宰員,個別也有因食用未消毒乳制品及未加工熟的牛羊肉制品感染的。一旦出現發熱、多汗、乏力、骨關節疼痛和肝、脾及睪丸腫大等臨床表現,要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接受檢測和相關治療。在防治方面,主要是控制和清除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及畜群。同時,提醒市民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