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扶貧,就是要竭盡所能、不遺余力地幫助困難群眾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及時把黨的溫暖和富民政策送到千家萬戶,送到咱老百姓的心坎兒上。”這是市第二醫院協作處副處長劉亞利到義縣劉龍臺鎮白廟子村擔任“第一書記”以來最深刻的體會。
2015年8月1日駐村后,他深入基層開展實地調研,很快與村領導班子和群眾打成一片,掌握了村里各項建設情況和需要迫切解決的難點問題及產生原因。于是,他懷著一顆樸素而真摯的心,主動融入和諧的基層氛圍,積極配合村干部加強村里的黨建、社會治安和經濟建設等工作,努力幫助改變村容村貌,不斷推動更多的村民尤其是困難戶早日脫貧。
為了村子的環境建設,他先后與縣委組織部協調,已對修建村文化廣場及村委會先期投入10萬元;協調縣林業局解決了村路兩側需種植的150棵柳樹;協調鄉里找推土機,帶領全村百姓把村路兩側的垃圾、柴草垛、糞便全部清理,全村環境進一步得到改善。此外,他還協調縣體育局,在文化廣場配備了體育健身器材,滿足了村民的休閑健身娛樂需求。
今年5月的那場暴風雨,一村民五保戶家的三間屋頂被無情掀翻,劉亞利得知后當即出面協調上級部門、市二醫院黨委和保險公司負責人共同籌措資金一萬元,之后組織黨員幫助修繕房屋,將村民的損失降到了最低。
在入戶走訪過程中,他發現不少村民有病不愿意去醫院,只在家吃點小藥挺著。他便利用個人專業特長,積極指導村民正確合理用藥,從專業角度為村民提供實際幫助。村民郭淑清老人不小心滑倒骨折,他及時協調市二醫院骨二科幫助做手術,老人及家屬感激不已。期間,他多次組織市二醫院骨科、內科、外科專家攜帶醫療器械到村義診,當場查出病患并得到治療。
一年來,經他與村委會、縣委等多方調研、制定脫貧方案,村上原來的170戶貧困人口已順利脫貧37戶,村民無不夸贊他是個“好書記”。目前,他正致力于項目脫貧,將以裸地菜種植、果園、手工業代加工、集中式光伏發電等產業,帶領全村百姓發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