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我市積極做好謀劃,采取多種形式做好新農合籌資參合工作,在個人籌資上漲的情況下,全市繼續保持較高的參合率。參合人數達172.31萬,農業戶籍人口參合率為96.84%,常住人口參合率為99%以上,達到省要求的農業戶籍人口90%以上參合率指標。截至去年10月末,全市新農合補償人次179.12萬,統籌基金支出4.84億元,支出率70.2%。
為提高新農合保障水平,切實減輕全市農村居民的醫療費負擔,我市將新農合大病保險籌資標準增加到每人22元,大病保險理賠起付線為12137元。全市新農合大病保險理賠工作統一于去年8月1日啟動,全市參合農民2014年1月1日起發生的合規醫療費用,經新農合補償后,個人自付金額超過12137元部分,按50%賠付。為了確保全市新農合大病保險工作如期順利實施,我市制定和下發了相關的配套文件,簡化了報銷手續。與市財政局聯合下發《關于調整部分新農合補償政策的通知》、《關于做好2014年新農合大病保險籌資工作的通知》、《關于簡化新農合大病保險理賠所需提交材料的通知》。到目前共對4332人次進行了新農合大病保險理賠,理賠金額2546萬元。
繼續提高新農合保障水平。一是提高補償限額到8萬元。門診補償最高支付限額調整為1000元。新農合村門診補償限額為25—30元,住院補償縣以下醫療機構執行原住院補償比例。市級定點醫療機構就診起付線600元,補償比例為45%,市域外省級定點醫療機構及省域外三級甲等以上醫療機構或有特長的專科醫療機構,且是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就診起付線1000元,補償比例40%。二是對新農合重大疾病特殊補償,全面實行22種重大疾病特殊補償政策,參合人員在定點醫院發生的合規醫療費用在限額內按70%補償,超限額部分按定點醫院級別確定的補償比例繼續補償。我市還加大新農合基金監管,加強新農合各項政策的執行力度,目前已完成對16家重點單位的抽查,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及時糾正,對違規資金予以全部追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