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錦州市委、王融委員:
你們提出的“關于加強幼兒教育監管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結合市教育局、市自然資源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全民健康中心、黑山縣、北鎮市、凌海市、義縣、凌河區、古塔區、太和區、濱海新區、松山新區13家協辦單位相關回復匯總,現答復如下:
我市高度重視此項工作,至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全面實施以來,人民群眾對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需求不斷增加,為促進我市嬰幼兒照護服務健康有序發展,根據《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遼政辦發[2020]12號)文件相關要求,六月份出臺了《錦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實施方案》(錦政辦發[2020]13號)并求要各縣(市)區及相關部門做到以下五方面:
第一方面,科學規劃建設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一是統籌城鄉規劃建設。各縣(市)區政府及相關部門要遵照住房城鄉建設部制定的標準和規范,統籌考慮城鄉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規劃建設;二是選址設置安全適宜。機構應選擇適宜嬰幼兒照護服務地帶,符合消防安全、衛生防疫、環保等相關要求;三是建筑設計規范安全。各類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建設,應以保障安全為先,嚴格執行《托兒所、幼兒園建筑設計規范》(JGJ39)和國家相關抗震、消防標準的規定;四是建筑場所面積適度。人均使用面積不低于8㎡;五是設施配套完備齊全。要按照消防法規、消防技術標準要求設置安全疏散通道、消防設施器材等基本設施。
第二方面,加強對家庭嬰幼兒照護的支持和指導。一是依法全面落實產休假政策。鼓勵用人單位采取更加靈活的方式和措施,為嬰幼兒家庭養育照護創造便利條件;二是保障工作權利。不得因女職工懷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其工資或予以辭退;三是提供照護方便。用人單位及公共場所要設置母嬰室(哺乳室)等相關設施,滿足嬰幼兒照護和出行的需求;四是加強保育服務,為嬰幼兒家庭提供公益性的嬰幼兒早期發展指導服務;五是關注嬰幼兒重點人群,做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婦幼保健工作。
第三方面,支持推動社區嬰幼兒照護服務。一是加大扶持力度,通過政府補貼、行業引導和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等方式,建設完善社區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二是發揮市場作用,通過多種形式,支持和引導社會力量依托社區提供嬰幼兒照護服務;三是利用公共資源,拓展嬰幼兒照護服務功能;四是開展志愿服務,提供公益性照護服務。
第四方面,發展多種形式的嬰幼兒照護服務。一是發展普惠性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引導機關企事業單位、園區和商務樓為職工提供嬰幼兒照護服務;二是鼓勵各類幼兒園開設托班,招收2-3歲的嬰幼兒。三是充分發揮現有幼兒園資源優勢,與新建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結對共建“托育聯合體”,探索建立“托育聯合體”機制。
第五方面,規范管理各類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一是規范準入管理。建立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備案登記制度;二是嚴格監督管理。各縣(市)區政府及相關部門建立健全監督檢查、安全保障和責任追究制度,對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實施動態管理;三是加強衛生監管。各級衛生健康機構要按照職責,加強對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衛生保健工作的業務指導、咨詢服務和監督檢查;四是落實安全責任制。明確了各類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對嬰幼兒安全和健康負主體責任,并依法實行工作人員職業資格準入制度,對存在虐童等行為的人員實行終身禁入。
保障措施。一是加強政策保障。落實國家對社區家庭服務業的各種稅費優惠政策;二是加強用地保障。各縣(市)區政府及相關部門將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和設施建設用地按規定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及年度用地計劃并優先予以保障。三是加強財政保障。財政部門要將嬰幼兒照護服務工作管理所需的經費等納入各級政府財政預算,支持嬰幼兒照護服務工作的發展;四是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各縣(市)區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將嬰幼兒照護服務專業人員作為急需緊缺人才納入培訓規劃,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要根據社會需求開設嬰幼兒照護服務相關專業。
組織實施。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市)區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將嬰幼兒照護服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相關規劃和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二是加強部門協作。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工作由衛生健康部門牽頭,相關部門根據各自職責,加強對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指導、監督和管理;三是加大輿論監督。推動各項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政策措施真正落地,逐步滿足人民群眾對嬰幼兒照護服務的需求,促進嬰幼兒健康成長、廣大家庭和諧幸福、經濟社會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