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來襲,他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時間,第一時間重返工作崗位;任務下達,他不顧危險,勇往直前沖到疫情防控第一線;他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的本真表現,見證了一名疫情防控一線網格員的平凡與奉獻,彰顯了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與擔當。他就是我市派駐到義縣城關街道后楊村的第一書記陶中志。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我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后,正在和家人準備過除夕夜的陶中志第一時間趕回村里,立即沖到鄉村疫情防控第一線。一支筆,一個工作日記本,他走村串巷,架起了黨和政府與轄區群眾之間的溝通橋梁。數日來,他走在村頭巷尾一次次的巡查中,坐在村部緊鑼密鼓的部署會議上,喊在村屯上空的大喇叭廣播里,為群眾筑起一道道阻擊疫情的“防護墻”。
明確網格分工、設置卡點和警戒線、登記排查過往行人和車輛、收集信息、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向上級匯報情況,從大年三十一直到現在,陶中志一直駐村值守,沒有回過一次家。記者問他,想不想愛人和孩子,他肯定地點了點頭,并說:“怎么不想,但這里的村民也需要我呀!”

陶中志的愛人是一名高齡產婦,又剛剛做完手術,正需要人照顧。但是疫情來襲,他只能舍小家顧大家。在抗擊疫情工作中,陶中志與村兩委班子及黨員干部干在一起,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及網格員作用,不畏艱險、沖鋒在前,合力織牢疫情“防控網”。
陶中志的腿有殘疾,怕涼,愛人發來微信,讓他在外面登記車輛和人員時,多活動自己的腿,做好保溫。每到這時,陶中志的眼睛都會陣陣濕潤,他在心中告訴自己,家里啥也指望不上了,等駐村工作結束了,一定好好陪陪家人。為了疫情防控,為了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自己要堅持堅持再堅持。

陶中志對記者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又是一名駐村第一書記,同時還是一名孩子剛出生70多天還沒來得及起名字的父親,我知道肩上的重要責任,一頭挑著自己的小家,另一頭擔著后楊村的大家。像我這樣舍棄假期舍棄自己小家奉獻大家的人,還有很多。我相信,有了家人的支持,有了后楊村民的理解,有了志愿者們的幫助,我們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用擔當詮釋忠誠,以實干踐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