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月 31日是第68屆“世界防治麻風病日”暨第34屆 “中國麻風節”。為鞏固《全國消除麻風病危害規劃(2011— 2020年)》實施以來的防治成果,推進“十四五”期間麻風病防治工作,動員社會關愛麻風病患者。因此,公眾應正確認識麻風病及其危害,掌握基本防治知識。
1.什么是麻風???
麻風病是由麻風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是我國法定丙類傳染病之一,主要表現為慢性皮疹,局限性麻木和周圍神經粗大等。麻風病的潛伏期較長,通常為3-5年,最長可達10年以上,若治療不及時,可導致眼、面、手、足的畸殘。
2.麻風病的傳染源是什么?
未經治療的麻風病人是唯一已知傳染源。
3.麻風病是如何傳染的?
主要通過直接接觸(長期密切的皮膚接觸、飛沫的呼吸道吸入等)傳播。
4.麻風病的傳染性如何?
麻風病傳染性較弱,99%以上的人對麻風桿菌都有自然免疫力,即使感染了麻風桿菌也不會發病,只有少數易感者才會發病。
5.麻風病可以治愈嗎?
麻風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由國家免費提供聯合化療藥物。
6.麻風病人需要隔離治療嗎?
目前主張麻風病人在社會治療,不需要隔離。因為病人只需要服用一個星期的藥,體內的細菌就可被殺死95%以上,基本上失去了傳染性。
治療期間能過正常的生活,不影響上學、工作和各種社會活動。
7.麻風病可疑癥狀有哪些?
皮膚出現不痛、不癢皮疹(紅斑、白斑、淺色斑等),久治不愈;
皮膚的感覺喪失或減退,麻木閉汗;
眉毛稀疏脫落;
眼瞼閉合不全、口角歪斜;
面部或耳垂出現水腫或腫塊,面如醉酒;
爪形手、虎口肌肉萎縮;
手、足麻木或有麻刺感;手、足或眼瞼肌無力;
垂足;
發生無痛性傷口或潰瘍;久治不愈;
周圍神經根粗大、疼痛或觸痛;

如果出現上述一條或一條以上癥狀,要及早到當地皮防站(院)、疾控中心或綜合醫院皮膚科、神經科就診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