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成人,少妇无套内谢久久久久,亚洲香蕉综合在人在线时看,麻花星空传剧原创MV在线观看

錦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您現在的位置是
水利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重點河湖生態流量確定工作方案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3-05-15 15:56 信息來源:

各流域管理機構,部直屬有關單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水利(水務)廳(局):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積極踐行"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合理安排全國重點河湖生態流量確定工作,推進河湖生態流量管理,我部制定了《全國重點河湖生態流量確定工作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水利部辦公廳

2020年7月21日

全國重點河湖生態流量確定工作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積極踐行"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合理安排全國重點河湖生態流量確定工作,推進河湖生態流量管理,制定本方案。

一、重點河湖名錄制定的原則

根據全國河湖流域水資源條件、開發利用狀況和生態保護修復需求,原則上流域面積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常年水域面積10平方公里及以上湖泊,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納入全國重點河湖生態流量保障目標確定工作范圍:

1.跨省及省內跨地市級行政區的江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湖泊;

2.生態地位較突出,位于國家級或省級自然保護區內,或有省級以上重要濕地、重要保護魚類生境等具有重要生態功能區的河流湖泊;

3.在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重大區域戰略中具有重要生態保護意義的河流湖泊;

4.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已批復,以及正在制訂或計劃制訂流域綜合規劃、流域水資源保護規劃、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涉及的河流湖泊;

5.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已批復或正在確定生態流量保障目標的河流湖泊。

二、制定重點河湖名錄

1.根據河湖生態流量保障工作范圍,結合實際需要,水利部組織流域管理機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制定了全國生態流量保障重點河湖名錄(詳見附件),作為2020年-2022年全國重點河湖生態流量確定工作的主要依據。

2.流域管理機構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水行政主管部門要按照河湖水資源管理事權劃分和重點河湖名錄,組織做好河湖生態流量保障目標確定工作。河湖生態流量確定具體工作中,流域管理機構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可根據工作需要,對納入生態流量保障重點河湖予以補充調整。對于水資源過度開發的重要河湖,流域管理機構和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水行政主管部門要制定工作計劃,分階段推進相關河湖生態流量目標研究確定工作。

三、合理安排年度計劃

1.2020年,水利部在組織完成41條重點河湖生態流量目標確定基礎上,再啟動177條重點河湖生態流量保障目標確定工作。其中,流域管理機構負責組織實施47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130條。

2.對于納入名錄的其他重點河湖,流域管理機構應于每年的11月底前,組織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次年重點河湖生態流量確定計劃建議,報水利部審定后,列入河湖生態流量保障年度工作計劃,分級分批組織實施。

四、做好重點河湖生態流量目標確定

1.對于列入年度工作計劃的重點河湖,流域管理機構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水行政主管部門要按照"定斷面、定目標、定措施、定責任、定監測"的要求,組織制定河湖生態流量保障實施方案,確定生態流量保障目標,明確管理責任主體、管理措施、監測預警機制和保障措施。

2.河湖生態流量保障目標的確定,要充分征求相關部門、地方及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的意見,做到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其中,跨省級行政區河湖生態流量保障實施方案,由流域管理機構提出河湖生態流量保障目標,并充分征求相關部門、地方等意見后,報水利部審定后印發實施。

3.流域管理機構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水行政主管部門要準確把握河湖生態流量確定準則和方法,確保工作標準不降低,加強技術審查和質量把關。有關工作成果按規定印發實施后,需報水利部和流域管理機構備案。

五、健全監督考核機制

1.流域管理機構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每年應于每月15日前向水利部報送上月河湖生態流量確定工作進展情況。水利部將按月通報有關工作進展情況,并對工作進度滯后的流域管理機構和省(自治區、直轄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督辦工作建議。

2.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河湖生態流量確定和保障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納入年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內容。水利部每年將組織對相關工作進行考核,工作不力的,將納入"一省一單"問題清單,向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反饋,限期整改。

六、強化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流域管理機構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水行政主管部門要按照本方案,細化各年度工作安排,明確承擔單位、完成時限,落實工作責任,加強質量控制,強化組織、資金、技術等保障,確保完成年度任務。

2.加強技術支撐和工作交流。各地方應結合本地區河湖生態流量保障工作特點和需求,細化河湖生態流量確定和保障技術要求,加強技術工作指導。水利部將不定期組織開展技術交流,及時推廣經驗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