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東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我市急救(120)方面問題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院前急救醫療是政府舉辦的公益性事業,是基本公共醫療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市院前急救醫療服務體系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一、根據《中共錦州市委辦公室關于印發<錦州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的通知》(錦委辦發[2021]11號),錦州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人員編制核定為81名,經費渠道為市財政全部補助;人員編制結構為:管理人員編制23名,專業技術人員編制29名,工勤人員編制29名。目前錦州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一線醫生共25人,其中正式醫生12人 ,合同制醫生13人。針對急救人員不足問題,市編辦建議,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專業技術編制空編1名,若急救中心為保障專業技術人員人才引進需求,可申請調整人員編制結構、市編辦將在政策允許的前提下,積極配合相關工作、全力保障急救專業人員補充,維護急救隊伍穩定。
二、信息化平臺建設情況。錦州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調度系統沿用安克公司的V7系統,系統有待升級。從2021年開始在申請智慧醫療急救信息平臺項目,項目一直持續推進中,錦州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已經投入自籌資金10萬余元,目前已申請國家債券專項資金。按照國家衛健委、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交通運輸部、應急管理部、國家醫保局9部委聯合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完善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的指導意見》(國衛醫發〔2020〕19號),明確要求在2025年前建成與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政府主導、覆蓋城鄉、運行高效、服務優質的省、地市、縣三級院前醫療急救服務體系。地市級以上急救中心建立院前醫療急救指揮調度信息化平臺,與本級區域健康信息平臺、二級以上綜合醫院信息系統實現數據共享,加強急救相關信息管理,提高院前醫療急救信息化水平,健全急救系統監測預警水平,提高調度效率。確保醫療機構信息系統與院前急救網絡有效銜接,縮短院前院內交接時間。推動急救調度信息與電信、公安、交通、應急管理等部門及消防救援機構的信息共享與聯動,探索并推廣急救呼叫定位,探索居民健康檔案與調度平臺有效對接,提高指揮調度和信息分析處理能力。
目前申請的智慧醫療急救信息平臺建設已經完成了立項和可研性報告,下一步將繼續積極申請財政資金給予支持。借鑒遼寧省內沈陽市政府于2019年投入1100多萬元用于急救中心調度系統信息化升級改造,同年投入配套資金1300多萬元,2023年初,沈陽市政府又投入4700萬元用于智慧醫療信息改造。葫蘆島市政府投入400多萬元用于調度系統MPDS的升級改造。
近年來,我市受國家持續實施減稅降費政策、土地出讓市場萎靡、“三保”支出不斷提標、償債進入高峰期等“減收增支”因素影響,財力異常緊張。盡管如此,對于“建設升級急救系統”和“區域急救中心建設”所需資金,市財政局將積極加大市級財政資金投入力度,同時市衛健委也積極向上級爭取專項資金予以解決。
三、區域急救中心建設。錦州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曾申請立項建立遼寧區域急救錦州中心,總投資在1.2億元左右,當時已入國家項目庫,包括基礎設施建設,急救調度平臺建設,急救車輛及車載設備配備等,但國家項目資金和省投資補助一直在申請中,未能落地,我們將繼續向省、市爭取項目資金積極落地。除了急救車投入之外,車載設備,調度系統升級改造,應對突發事件應急物資儲備上,同時也將積極申請財政資金支持。為了進一步完成區域急救中心需求,我們將同時溝通協調消防、公安、交通、醫保等部門建立協同一致的平臺建設,提高智慧城市建設,使錦州市民享受更優質的急救服務。
十分感謝您一直以來對錦州衛生健康工作的全力支持和傾情奉獻。懇切地希望您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和幫助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再次感謝您的寶貴建議,我們將努力提供更加優質的急救服務來滿足百姓就醫需求。